英語充電站 李振清(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http://cc.shu.edu.tw/~cte/gallery/ccli/abc/abc_034_20060719.htm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也是該系的前系主任曾泰元博士,在711的中國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深具英語教學與學習參考價值的啟發性評論(「英文閱卷,罄竹難書啊!」)。文中,曾教授細數今(2006)年度大學入學英文指考「非選擇題」(作文與翻譯)閱卷工作過程中,看到學生英文寫作,與基本英語文能力不可思議的低落程度,簡直令人感到困惑,甚至「罄竹難書」。

 

根據曾教授的仔細觀察,「考生普遍的問題是,單詞不會拼、標點不會標、文法搞不清、結構亂糟糟、內容沒創意。『禁止吸煙」』(No Smoking)這種中英文雙語標示在台灣隨處可見,多數的考生還是不會拼 smoking;有拼成 smorking 的,有拼成 somlking 的。文章的行首不以標點符號開始,許多考生還是把逗點、句點標在一行的最前面,甚至還有不少人用中文的句點(。)和引號(「」)。文法的問題就更罄竹難書了,名詞的單複數、動詞的三態變化、詞語的搭配、冠詞介詞的使用,以及亂套虛浮的句型等,都是陳年的老問題。」

 

果然如預期所料的,719大考中心公布的大學指考九科成績統計中,英文成績落差最大。雖然 今年英文作文談被「誤解」的經驗,學生大多說很好發揮,但結果只有兩人滿分(20分)。英文作文,拿不到一分(00.09分)的高達近一萬九千人,佔全體考生的17.3%。拿4分到8分的人數最多,有4萬多人(36.4%)。幸好在10萬多名考生中,還有768名在英語科中得到90分以上。

 

看了這段反應部分高中生英文程度江河日下的哀嘆,筆者也感慨萬千。其實,類似的問題,也經常出現在當前各大學校院非英(外)語專業的研究所考試中。筆者於426在本專欄的〈延伸閱讀是提昇英文寫作的基礎策略〉一文中曾指出,台灣不少大學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化教育潮流中,理應具有相當程度的英語文基礎,並藉由適當的途徑與方法,逐步提昇英語文的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然而,在最近一次等同高等考試的研究所入學甄測中,僅有百分之 0.02 的人能寫出「行政院」正確的英文名稱。「新發明」的「行政院」英譯,竟然有 the government of the minister, Administration office, Ministry of Execution, Administration Yen, political yuan 等。至於國內外知名度甚高的「馬英九市長」,我們的大學畢業生竟然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寫出正確的 Mayor Ma Ying-jeou,或 Ma Ying-jeou, Mayor of Taipei。其他的英譯也令人詫異,如:Ma In-Gio, Ein Joe Maa, Mar En Jo, Ma-Ying Ju, Manger Ma, Captain of Taipei Ma Yhin Geo, ma-in-jio。」

 

這種大學生英語文程度低落的現象,與曾泰元教授對「準新鮮人」英文作文的感嘆,頗有諸多雷同之處。然而,當台灣的英語文學習環境這麼良好,英語文書報、雜誌、視聽及多媒體資源又如此充沛之際,為什麼國人的英語文能力仍每況愈下。影響所及,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全球重視的倫理教養和普世價值,也愈來愈衰退?歸根結底,除了政府英(外)語教育政策與作為的落差外,實際上還有下列三項亟待解決的基本問題,可供全民參考:

   一、 師生對英語文特質的基本瞭解。
   二、 英語文師資培育的政策。
   三、 學習方法的落差。

   在「師生對英語文特質的基本瞭解」方面,大家應該明白,英語文屬於一種「表音文字」(phonetic language),與中文的「表意」邏輯不同。因此,只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英語母音 (vowel)、子音 (consonant) 和子音串 (consonant cluster) 能正確地發音,同時瞭解拼字與發音的密切對應關係,就不至於發生上述的一般拼字謬誤。例如,當學生聽到某人說 [ ]時,只要是正確地學過基礎英語的人,都應該懂得按照聽到的子音和母音,循序拼出 S-P-L-A-S-H 的英文字串。其對應關係如下:

                                                                      

 

 

從學理上來說,s, p, l當然是分別發 [s][p][l] 的聲音;子音串 sh 在英語中當然發 [] 音,如 shake, washing, fisherman 等。

同理,當一位初學英文的人聽到 [][][][][][][]時,既使不懂其意義,也應能夠依英語中發音與拼字的對應規律,而正確地分別拼出 bark, dark, lark, mark, park, SARS, start 等字。

 

牢記此簡單的基礎觀念在心中,則有朝一日,只要從別人或廣播、電視中聽到[], [], [], [], [] 等話聲,大家理應自然而然地能拼出 splashing(飛濺、激起水花), blasting(枯萎、嚴厲譴責), singing(唱歌), sparking(發動;點燃;發出火花;飛出火星), international(國際性的、國際間的)等字。其中,-ing 的發音一律為 [-]。由此類推,初學者都可按此英語文的語音特質,輕而易舉地拼出正確的單字。因此,在大學指考中,學生把 smoking 誤寫成smorking somlking 的原因,其實是他們不諳英語「發音與拼字的對應規律」所致。這種學生,平時極可能不會發音,僅盲目地死背單字。此種反常的現象,在台灣的中學裡非常普遍。若英文老師不注意,極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英語學習效果;同時,學生也會因學習失落而產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焦慮。老師們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學生必須學會正確發音、朗讀,從而建立輕鬆學英語的信心。同時,切勿令學生「盲目死背英文單字」。

 

有關此種「發音與拼字的對應規律」(phonics) 及相關的字首 (prefix)、字尾 (suffix) 之「構詞」(morphological structure) 功能探討,可參考本專欄在今(2006)年21522日刊出的〈增進英語文多元能力的單字記憶法 ()()〉。

關於第二點:「英語文師資培育的政策」方面,我們不能不承認「國內英語文師資品質良莠不齊」的現實。遺憾的是政府在民國83年制訂了「師範教育法」(後來在917月修正公布為「師資培育法」),由一元化轉為多元化的師資培育及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後,在缺乏正確配套措施的教育政策下,英語文師資培育的機制,從此開始式微。19801990年代期間,積極參與英語文師資培育,及在職英語教師訓練的筆者,見證了當時國內英語教師全方位培訓的成效。如今,當年的英語文師資培育機制、宏觀、多元、動力與預期成效,如今反而逐漸衰退。為了因應此種狀況,並提昇中學生英語文的品質,政府逆向地採取了兩項措施:

   1. 20022003年期間,積極規劃引進兩千名「外籍英語教師」。
   2. 考慮將英語定位為「半(準)官方語」。

   沒有受過「對外英語教學」(TEFL) 專業訓練的外籍教師,怎能有效地在台灣從事以本土為基礎的英語文教學?政府應該重視的反而是「英語種子教師」的積極培訓,讓他(她)們經由外籍英語教學專家的「再訓練」與協助,強化聽英語聽、說、讀、寫的進階能力,然後永續地為提昇台灣學生的英語文而貢獻心力與智慧。至於將英語定位為台灣的「半(準)官方語」,那是外行人的認知。

 

所幸目前台灣各大學設有專職英語師資培訓的系所,仍然發揮很大的安定力。這些以英語教學為專業的本科生,與那些只是修習26學分的師培班學生,在英語教學理論與實務方面,當然會有差異。最近筆者到彰化師大參訪時,發現該校積極培育英語文教師的多元課程與宏觀規劃,已經務實地因應了當前台灣的英語文教育問題。其中,英語教師的專業學養與人格陶冶,不亞於北部的重點大學。

 

回到台北,筆者又見到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在職英語教師,正利用暑期,在台師大英語研究所裡,孜孜矻矻地進修英語口語傳播、英語教學法,與英語寫作教學等課程。這種優秀的國、高中英語種子教師之培養,正是政府應該藉由固定機制來擴大推動和長期支持的教育重點工作。雖然政府編列的英語教師培訓預算仍欠充裕,然而英語教師們的敬業精神與好學態度,讓筆者又重新為台灣的優良英語教師培育充滿信心與期待。的確,有敬業的優質英語教師,自能培養學生在閱讀與聆聽的基礎上,充滿信心地說、寫正確的英語文。

 

今(2006)年713的「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以半版的篇幅,報導加強師資培訓與提昇美國教師品質的呼籲。這篇題為 "Teacher Trust: No educator left behind" (by Greg Toppo) 的專文所強調的理念,除了呼籲加強新進教師輔導 (a system of mentorship between older and younger teachers) 外,還建議政府延攬優秀人才加入教育行列,並鄭重宣示:"If we don't have great people going into teaching, we don't have world-competitive schools."(有優質的教師,才能有具國際競爭力的學校。)

 

最後,有關「學習方法的落差」問題,那是困擾全國各級學校老師、家長與學生的嚴重問題,更是教育當局不能不重視的議題。其成敗影響及我們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在學習英語文的核心觀念方面,台灣學生一向不重視英文「悅」讀。惡性循環的結果,學生自然無法吸收寫作本能與口說能力培養所需的相關語料。從民國70年(1981)大學聯考加考英文作文與翻譯,到現在的大學學測與指考,「英文寫作與翻譯」一直是考試中的務實重點項目。無論是大學聯考,或學測與指考,英文作文的評分依據,均包括「內容、組織結構、文法句構、字彙拼字、文章體例」等五項標準。因此,藉由老師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英文悅讀習慣,是提昇英語文整體能力的最直接捷徑。以此為基礎,則無論學測或指考中的英文怎麼命題,學生均能應付自如。能掌握學習的基本策略,包括上述的「發音與拼字的對應規律」、英文句法的熟悉,以及內容的發揮等,都需要循序漸進地歷練,如此才能化解英語學習方法的誤差,從而培養英語文實質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英文老師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看到彰師大及台師大英語研究所的準英語老師,和及在職英語教師專注與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及無限的企圖心,筆者為他(她)們的學生慶幸。但願政府有關當局,能拓展更前瞻性的英語教師培養,與國內外在職進修機制,以便嘉惠更多的學生,同時也為國家眼前面臨的國際競爭力挑戰,注入一股新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Wr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